《Boyhood》道出人一生的寫照

筆者剛看完的Boyhood,中文翻譯作《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這部戲可列在我最喜愛的電影之首位。

故事講述一位男孩由六歲到十八歲的經歷。主角Mason生於一個單親家庭,家裏還有一個姐姐,後來母親與一名教授結婚,Mason跟教授的孩子亦一起生活,很可惜幾年後,婚姻破裂,母親被逼帶著Mason及他姐姐離家出走。幸好,母親好不容易在大學找到教席和找到新男朋友並結婚,家裡生活開始穩定起來,同時Mason亦開始遇到青少年的煩惱,開始嘗試喝酒、吸煙、談戀愛等。不過,幾年後,Mason的生活又再次作出變化:母親再次離婚,姐姐亦長大搬走了,而Mason同時要面對感情和前途問題。故事結束的時候,Mason成功進了大學,開展他人生新的一頁,同時亦慨歎:不是我們抓住了某一刻,而是某一刻抓緊了我們。

有人說,Boyhood的內容像西方版的《香蕉成熟時》或者《那些年》,這話不錯,但如用文化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香港人恐怕很難找到共鳴,譬如說:兩個單親家庭一同生活、自己四出找大學、十八歲後孩子需要搬離自己的家獨自生活等等,這些在華人社會並不常見,但在西方社會卻很普遍。再者,如用回憶錄的角度來看,Boyhood很難讓時不時喜歡提那個什麼集體回憶的香港人可以懷緬一下自己的校園生活,畢竟它並不帶出很多有關青春期的愛情煩惱和學校回憶。如要看懂Boyhood,應從Mason和他身邊的人去了解那份令人感到唏噓的經歷。

先談Mason的母親,作為單親媽媽,經歷三次婚姻失敗,經歷買屋到賣屋的經歷,經歷由甚麼都沒有到有穩定生活的經歷,Mason的媽媽在短短十二年的人生中恍如走了一趟大氣大跌的過山車。當她回想起來,發現自己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得著,實在倍感悲哀。這其實反映現實人很多無奈:辛苦讀完書,然後找一份工作,有穩定的生活,然後找個合適的伴侶組織家庭,買樓供樓當樓奴,二十年過去,幸運的或許兒女全都長大都自立了,剩下伴侶與你終老,還要擔心退休後儲蓄夠不夠,會否發生什麼意外或者突如其來的病痛。那麼,這些年來,你得著了什麼呢?

接著再看看Mason的生父,與Mason媽媽離婚後,愛好自由的他曾有一段時間仍然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後來為了生計,唯有在保險公司工作,最後更再次結婚組織家庭,自由隨著年齡被綑綁著。小時候,大家都發過不少春秋大夢,男的做足球員,女的做香港小姐,長大後,仍然有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例如藝術創作、環遊世界、以音樂維生等。很可惜,特別在華人社會,為了穩定的生活,為了符合父母的期望,很多人的夢想被逼放棄,即時堅持了,很多是只會像Mason爸爸的朋友多年來也只是在小酒吧裏演出,難道這符合他當初的夢想嗎?現實往往就是這樣,夢想與生活多是呈反比的。

至於Mason和她姐姐,則反映出兒童們的無助。電影開始不久,筆者有兩幕最為深刻,一是Mason偷看媽媽與她的男朋友吵架,另一幕是姐姐搬家時與眾多傢俱說再見。父母所做的,孩子們全看在眼來,他們每個決定其實也影響著孩子。媽媽為了孩子而犧牲晚上派對的機會,孩子知道媽媽多疼她;媽媽為了自己的前途而搬家,孩子雖不願但唯有跟隨,但內心卻記住一次次失去朋友的痛;媽媽多次結婚離婚,孩子看到婚姻的脆弱和媽媽差勁的眼光;爸爸忘了他對Mason的承諾,孩子看到成人世界食言而肥的惡習。十二年來,孩子看到很多,亦感受到成人世界那種複雜多變,由不明白和憤怒,到接受和自己親身經歷,多半就是對社會的那種無助的控訴吧。幸好,Mason與他姐姐都沒有學壞,但恐怕只會是電影情節吧,現實裏,面對各種無助,你又會變成一個什麼的人呢?

電影裏還有其他不同的角色,他們各式各樣、零零碎碎的小故事,亦值得我們去借鏡。Mason麻麻面對她女兒婚姻失敗卻不能做什麼,學識豐富的教授卻因惡習而親手破壞了自己的家庭,Mason媽媽第三任丈夫當兵退役時卻只能懷緬過去的風光,一個平凡的工人因Mason媽媽的一席話而改變一生,Mason女友因為分隔異地而移情別戀結果離Mason而去。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生活在香港這個生活節奏快、講金不講心的現實社會,人們被生活、家庭、工作、感情等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繼而作出一些錯誤的決定令自己後悔,或者被逼作出所謂「倒模的人生」以求安穩,多年過後,發現自己所追求的什麼也不是,有點不忿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度過。

世界並沒有完美的人生,若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沒有人能評價自己的一生是否枉過。Boyhood其實道出了人生各種的無奈,筆者亦高度推薦這部戲給各位大朋友欣賞。

原文:https://polymerhk.com/articles/2015/01/25/11508/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