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中國在海洋治理方面的意圖,而在我閱讀中文學術文獻時,不時留意到「政策話語權」這個詞。在本篇文章,我將介紹幾篇中文文獻,以說明中國學者如何理解這一概念並將其應用於海洋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關係領域,人們認為大多數中文學術期刊其學術價值不高, 要麼方法論薄弱,要麼包含政治化的論點。然而,在本文介紹的文章都是發表在國內一級期刊上的,因此相對而言是比較可靠的文獻。
文章:海洋話語弱勢與中國海洋強國戰略
本文於2014年發表於中國的一級國際關係期刊《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也是國內最早討論中國海洋戰略與政策話語權關係的文獻之一。作者認為,現有的海洋秩序被西方海權壟斷(主要是美國)。因此,中國在海洋事務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尤其是在領土爭端上。因此,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海洋強國,作者們建議中國應該具備塑造海洋機制、規則和規範的能力。
文中,作者們從法律的角度去描述政策話語權——就像遊戲規則一樣。他們建議中國應通過合法平台爭取其海上力量,包括在海事事務中的話語權以及在區域或國際海事機構中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們並不將政策話語權視為中國海洋力量的核心要素。相反,他們認為政策話語權是作為海軍能力和海洋經濟能力的支撐。總的來說,這篇文章並沒有暗示中國政府到底想達到什麼目的,更多的是在討論中國海洋戰略時提升政策話語權的意識。
文章:中美大國競爭與南海話語權建設
朱峰教授是國內知名國際關係學者,主要研究中國南海政策。這篇文章發表於 2020 年——某種程度上處於美中關係冰點的時間點。朱教授和他的合著者以南中國海為例,討論了在大國競爭背景下的中國政策話語權建設。他們認為政策話語權是促進中國在海洋問題上,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能力。然而,這論點是基於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張是正當的假設,但由於中國一直被美國誣陷為反派,因此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因此,作者們認為,政策話語權有助於中國更好地獲得其他國家的理解,從而贏得他們的支持。
朱教授對政策話語權的理解似乎更側重於「話語」而非「權力」。具體來說,他著眼於中國如何更好地闡明其政策並說服其他國家。 在他看來,中國的南海政策並沒有錯,而問題在於如何被構建和推廣。對於許多西方學者和東南亞國家來說,這論點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假設。然而,我們應該從大國競爭的角度來理解他的觀點。 更廣泛地說,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探討中國如何在國際秩序中與美國更加平等。
文章:論全球海洋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角色與實現路徑
這篇由2021 年發表的文章是國內有關海洋治理被廣泛引用的文章之一。這篇文章沒有特別討論中國在海洋治理中的政策話語權,作者首先概述了目前海洋治理機制的局限性,例如碎片化、執行力不足、條款陳舊和權力失衡。然後建議中國該如何參與海洋治理改革,而政策話語權則是中國提出這些改革的工具之一。
平心而論,作者對全球海洋治理體系提出了公正的批評。而事實上,近年中國學者對國際海洋法律和制度的研究得非常透徹,不過當他們試圖解決問題時,他們的建議卻不那麼具有建設性。 為了黨的言論保持一致,許多人的建議流於空洞,聲稱此乃中國特色的海洋治理。
而這篇文章也有同樣的問題。作者雖強調了中國作為海洋治理改革者的重要作用,但如何實現目標仍不清楚。例如,他對中國「善治」概念的使用與海洋治理的關係相當規範,而促進國際海洋立法交流與協調的建議也欠缺說服力,這些局限性影響了本文章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