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拜登上任以來,中美兩國上月首次進行部長級會議。在會上,兩國在傳媒面前針鋒相對,雙方的言論充滿火藥味。人們不禁在擔心:難道是新冷戰嗎?
目前中美關係的發展
在分析這場會議前,我們需先了解中美目前的關係。
自2013年的奧習會後,中美雙方同意進入所謂「新型大國戰略關係」。這段關係的確立其實別具意義。一方面美國認可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另一方面象徵中國正式進入「大國崛起」的外交模式,在國際社會將擁有更多更大的話語權。
然而,兩國對於這段「新型大國關係」該如何發展仍然存有差異,這些問題在川普執政四年間一一浮現,如貿易順差、知識產權、亞太安全、以及人權問題。事實上,兩國對於「大國」的認知有著不同的詮釋。
中國眼中的大國
就中國而言,新型大國關係意味著自己和美國能夠平起平坐,成為21世紀另一個世界強權。精神上與毛主席當年的「超英趕美」有點兒相似,但畢竟與當年冷戰背景有所不同。情感上,中國經歷百年屈辱,今天能夠站起來,不再受列強欺負。但更多的原因是,在現實層面上,成為新型大國意味著中國如何能獲得與美國同等的尊重和權利,特別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已成全球最大經濟體,對世界有著重大的貢獻和影響力。
然而,大國的崛起卻沒有相對的認可。在這個西方社會主導的國際秩序中,中國仍被視為「局外人」,它並沒有因著自己作出的貢獻而有所回報。譬如說,儘管它已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中國在世貿的投票權卻只佔很少的百分比。這或許也解釋為何近年來中國一直進行所謂「戰狼外交」,目的是為了能在現今的國際秩序框架內爭取更多的地位、話語權、以及影響力。
美國眼中的大國
就美國而言,新型大國關係卻是平衡自身利益的策略。歷史告訴我們,既有的大國必視崛起的大國為威脅,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二戰後的英美或許是個例外,但經歷過與蘇聯冷戰的美國,一直致力避免歷史重複。美國深知它們與中國緊密的合作關係,尤其是貿易和進口。自1972年尼克遜訪華,兩國有著更為相互依存的關係;它們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或多或少都是因著對方而達到的。
因此,現今的美國並不打算「遏制」中國——這是一種冷戰時期的思維,而是希望中國在經濟崛起的同時能對國際社會負上更多的責任(當然,所謂的責任亦有多種詮釋)。它要確保崛起的中國不會影響自身的利益,特別是國際安全和全球貿易的地位。對美國而言,新型大國關係是在確保本國利益下視中國為一個可合作的大國。
阿拉斯加會議的意義
在中美的朝野眼中,這次會議原被視為拜登上任後將川普任內惡劣的兩國關係撥亂反正的一次機會,大家能坐下討論一下影響兩國核心利益的異同:貿易夥伴關係、香港問題、兩岸問題、新型肺炎疫苗等。然而,兩國代表在會上便來勢洶洶,的確非一般外交場合會出現的情況。
但事實上,兩國均試圖在公開場合借傳媒的口去發出某些訊息。對北京來說,這次會議是為了證明它能與美國平起平坐,這也解釋了為何楊潔篪那句「中國人不吃這一套」以及「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會在國內爆紅。然而,在美國眼中,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再次強調美國價值,乃至美國仍然是統領全球的大國,這也解釋了為何在會上美方一直針對中國的人權和民主問題,為的就是要凸顯其「世界警察」的角色。
從錯誤中學習
兩國會上表面的衝突或許在媒體報導上十分吸引眼球,但在背後的交談才是兩國重建關係的重點。有一點兩國代表在會上都有提到,就是兩國的關係是重要的,而雙方都希望能避免衝突,只是該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利益衝突的地方則需繼續摸索,這也是兩國關係仍然處於的階段,筆者對此則抱樂觀態度。
對其他國家的意義
皆因中美乃目前兩個世界大國,因此這次會議獲得如此重大關注乃意料中事。然而,兩國在會上似在提出其利益,而不是如個別社評人所說在拉攏盟友。正如前文所言,不少人仍抱有冷戰思維,錯誤認為世界仍能像三十年前般分成兩個集團。但是,我們現今處於一個多邊主義的世界而不是當年的兩極世界。不少中等強國或地區強國有它自身的利益,它們並不盲從美國或中國的外交政策。
以澳洲為例,它與中國的關係現正處於歷史冰點,但主要原因卻不是它與美國的同盟關係,而是兩國對於東亞秩序的差異。而作為中國緊密的經濟夥伴,澳洲亦在尋找後新冠肺炎時代與中國重整關係的方法。同樣地,印度之所以近年與美國合作,其主要的原因也是兩國在印度洋對於中國海權崛起有著同樣的憂慮。因此,不管這次會議的結果,各國依然會因自身利益而作出選擇。
總的來說,中美兩國已在是次會議提出自己的立場,看來各國要作出對他們最好的選擇了。